公路總能讓人浮想聯翩。
最為知名的,就是公路電影。二戰之后,在美國出現了一種以汽車和公路為典型敘事元素的電影,其主人公的命運和情節的展開往往和公路息息相關,公路片逐漸成為一種獨立于其他片種之外的新的類型電影。上世紀70年代,斯皮爾伯格的《決斗》和恐怖電影《搭車人》都是此中翹楚。
電影畢竟是電影,公路的現實意義并不在此。特別是農村的公路,與其說是串起一道道原生態的風景線,不如說是對農村開放發展升級具有重大意義的存在。
今昔對比,那些從農村走出來的人再次回到農村,不免都會恍若隔世。一座座工廠坐落在寬敞的公路邊上,裝載各種產品的貨車在公路上飛馳,屬于農村人的小汽車穿梭在農村和城市之間,即便是稍微貧窮點的農民,一輛電動車也能縮短上下班、走親戚之間的公路里程。幼時出遠門不免要翻山越嶺、涉水過橋,那種情形已然不再。
公路對農村的意義,有很多現成的說法。“要致富,先修路”“高速公路,國家致富;鄉村公路,農民致富”,類似的說法,不僅存在于政府的規劃中,也深深根植在農民的心中。
不過,隨著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現在農村的公路也會面臨毀損的風險。大多數農村公路地處山區,公路等級標準低,不用說具有極大殺傷力的地震對震區公路帶來的全面毀滅,也不用說山洪泥石流對公路某一段徹底地斷絕、山體滑坡帶來的定點阻斷,就是日常的修修補補,也需要極大的人力和物力。許多損毀路段往往得不到及時修復,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近日,福建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全省推行農村公路災毀保險的指導意見》,要求全省各級政府安排公共財政預算資金,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為農村公路購買農村公路財產綜合險,以有效提升農村公路防災搶修能力。
《意見》提出的模式,不僅對保費的來源進行了明確,還融入了扶貧的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增強了推廣的可行性?!兑庖姟访鞔_,全省農村公路災毀保險執行統一的費率標準,具體以省交通運輸廳公布的招標結果為準,保費由省、市、縣三級財政分攤。從2016年起,對全額由財政出資或設區市公路局出資投保的縣(市、區)給予省級支持,其中對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傾斜支持,省級分擔90%保費;對中等發展水平縣、經濟發達縣,省級分別分擔50%、30%的保費。
近些年來,多地都在探索農村公路的保險模式。例如在2016年,浙江臺州天臺公路局與人保財險臺州市分公司簽訂了農村公路財產保險合同,成為臺州第一家將農村公路財產納入財產保險的單位。福建省早在2010年,就創造性地開展了農村公路災毀保險試點工作,期間也經過了各種摸索與驗證。在2016年,福建寧德市公路部門試點將所管養國省道向保險公司參保建筑工程一切險、小修養護險、公眾責任險、公路綜合財產保險,在福建省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會議上得到充分的肯定。這些都為經驗的進一步推廣有所貢獻。
此次全省性指導意見的出臺,標志著福建省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面推行農村公路災毀保險的省份。
一個保險產品的出現,是因為有了需要解決的對應風險。政府交保費,保險公司來管理,以此轉移農村公路財產所遭受的風險,改變了以往農村公路受損由政府買單的現象,破解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緊張的難題。